发布日期:2025-08-24 浏览次数:
1.(2013·实验中学一模)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Ti和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3.(2014·合肥一模)科学工作者发现另一种“足球分子”N60,它的结构与C60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014·承德模拟)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2013·济南模拟)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8.甲、乙两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都是其他层电子总数的2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9.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能力挑战题)(2014·吉林模拟)已知X、Y是原子核电荷数不大于18的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a+2;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5,次外层电子数为b。则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组成是()
11.(14分)科学家们发现:具有2、8、20、28、50、82、114、126等数目的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具有特别的稳定性,并将这些偶数称为“幻数”,而具有双幻数的He、NiSnPb等尤为稳定。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已知氧有OOO三种同位素,根据上述幻数规律,氧的同位素中原子核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
12.(16分)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中,E原子的半径最大;B、C和F在周期表中相邻,B、C同周期,C、F同主族,F原子的质子数是C原子质子数的2倍;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相对分子质量XY);D形成的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回答问题:
(1)D元素的名称为,F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3)用某种金属易拉罐与A、C、E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和Q两种物质都是由A、C、E、F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等物质的量的P和Q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13.(10分)(能力挑战题)(2013·泰安一模)阅读下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3)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4)A在真空高压下能与由元素D、E组成的化合物ED4反应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此反应在科学上有“稻草变黄金”的美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选CTi和Ti原子中中子数分别是26和28,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是同一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A、B错误,C正确;分别由Ti和Ti组成的钛单质是同一物质,D错误。
2.【解析】选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则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只有2个电子层,则第一层为2个电子,第二层为2a个电子,电子总数为2a+2。
3.【解析】选A。同素异形体是指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单质,A正确;N60是氮元素的一种单质,B错误;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C错误;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N60是单质,D错误。
首先看研究对象: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一般是有机物);
4.【解析】选D。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A错误;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错误;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是原子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错误;16O2和18O2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同,原子个数相同,D正确。
【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C。实质上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核素原子之间的核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5.【解析】选C。Na+、Mg2+、Al3+、F-、O2-、Ne的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A不正确;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如H+、Fe2+、Fe3+等均不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B不正确;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主族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才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不正确。
【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只能说明其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即使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也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6.【解析】选D。由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知,x=2,所以A项的结构示意图为,它表示S2-;B表示N,C是质量数为64的铜原子;D表示S8分子。
7.【解析】选D。若a=2,则X为N,若a=3,则X为Cl。由原子结构、相关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推知A、B、C项正确;D项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未达到2n2个。
(2)先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确定可能的元素名称,再确定位置,从而推断单质的性质等。
【解析】选D。L层最多可有8个电子,当其他层共有4个电子时符合题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Mg符合条件;当L层未填满电子时,K层的2个电子已填入,此时L层应有4个电子,碳符合条件,则甲、乙指的是碳和镁,D选项符合题意。
碳元素与氢元素可以形成C2H2、C6H6等多种C、H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B项正确;
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单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C项正确;
Z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且原子序数大于铝的短周期元素,可以推出Z为硫元素,可以和碳元素组成共价化合物CS2,D项正确。
10.【解析】选C。X、Y的次外层(a≠0,a+22;b-50,b5)不可能是K层,即最外层为第3层(X、Y核电荷数小于18),这样得出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6,为硫,Y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3,为铝,形成化合物为Al2S3,所以选C。
11.【解析】(1)写出质子数为2、8、20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8,是双幻数,因而最稳定。(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推断:原子序数为2、10、18、36、54、86、118,分别对应元素为第1、2、3、4、5、6、7周期的0族元素,114号可看成在118号元素的位置(第7周期的0族)再往前数4个位置,即为PG电子114号元素所在的位置,它为第7周期ⅣA族元素。
【误区警示】本题(2)中学生易错误地认为是O,原因是只注意到其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而忽视了题给信息中的幻数中不包括10这一数字。
(3)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且相对分子质量XY。
【解析】E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E为Na;A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E同主族,A为H;C元素在第2周期,氢元素与C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C为氧元素;F质子数是C的2倍,F为S;B、C同周期且相邻,B为N;D为F;G为Cl。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冷水反应生成强碱性物质,A是Na;B是O;C是Al;D是Cl;E是C。
(1)碳元素在第2周期第ⅣA族;金属铝由原子变成离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不变的是核内质子。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大小顺序是O2-Na+Al3+。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和四氯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石,则反应方程式为4Na+CCl44Na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