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3 浏览次数:
明天就是8月1日——特朗普关税战的最后期限。为避免成为美国重点关照对象,多个传统盟友已摆出妥协姿态:欧盟同意对美降低15%关税,并承诺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与7500亿美元采购;日本接受关税调整,同步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韩国则开出600亿美元筹码,助力美国重建造船业。
韩国这步棋颇具深意:欧日的千亿级承诺尚停留在纸面,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已携具体方案飞往纽约谈判。更关键的是,若韩国成功帮美国PG电子平台网站重建造船能力,将直接威胁中国深海资PG电子平台网站源布局——不仅强化美国海军战争潜力,更可能搅动全球深海矿产分配权。
三个月前,特朗普签署《释放美国离岸关键矿产潜力行政令》,明确将公海矿产开发权纳入战略版图。这一动作背后,是稀有金属对现代工业的致命吸引力:F-35发动机叶片需消耗数十公斤铼金属(全球80%用于航空领域);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受限于锆资源(曾依赖澳大利亚进口);铟、钴等战略金属的陆地储量仅够支撑数十年。
深海成为破局关键。克拉里昂断裂带蕴藏2.7亿吨钴(是陆地的24倍)、150亿吨多金属结核;马里亚纳海沟独有的天然镅243,可制造百年续航的微型核电池。但问题在于:全球仅有中国具备系统性深海采矿能力,美国若想分羹,必须突破造船业瓶颈。
韩国HD现代重工此番赴美谈判,暴露了美国战略意图。作为除中国外唯一能建造大型深海采矿船的企业,其技术转移将直接助力美国重建造船体系。但这仅是第一步——
美国深知,依赖中韩采购特种船等于将资源命脉交予对手。日本在冲绳海槽的采矿试验日产量仅47吨,同期中国南海试验达1900吨,技术代差一目了然。
今年4月,美国已对使用中国造船企业的港口征收最高150万美元进港费,未来或联合日韩组建民主采矿联盟,立法禁止盟友采购中国设备,切断中国高端船舶订单。
美国必将利用国际海底管理局规则,优先圈占克拉里昂等富矿区,提前锁定优质资源,迫使中国转向成本更高的偏远海域。
通过炒作中国深海开采破坏生态,在国际谈判中制造障碍,延缓中国资源开发节奏。
从稀土管制暴露西方工业脆弱性,到深海矿产成为绿色转型命脉,美国正以行政禁令圈资源、拉盟友定标准、贴环保标签,试图打断中国全产业链布局。这已非传统商业竞争,而是关乎未来数十年战略资源控制权的狙击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